Thursday, July 03, 2008

到處都是....Singin' in the Rain 囧

世界就是有這麼巧合的事....

正當日本寶塚歌劇團宙組那邊,
快將公演大和悠河主役的 "雨に呗えば" (Singin' in the Rain /雨中曲)之時.....
又或是, 本米在怨恨自己去不了日本看現場之時....
在英國這邊廂, 我的四處, 仿佛是在氣我一樣,
突然冒出很多Singin' in the Rain的相關物

這幾乎是沒可能的事.
因為要數, 雨中曲的音樂劇, 只在久遠的1983年至1985間在倫敦上演過.
至於電影版, 1952年Gene Kelly主演的雨中曲, 電視好像沒有播過.
該死的電視台, 每年公眾假期老在播 The Sound of Music, Mary Poppin, Jesus Christ Superstar, 就是不肯播 Singin' in the Rain.

那麼到底是什麼回事?

內附 "雨に呗えば" 小剪報乙張, 取自無料的英國BaySpo週報
謝謝親切的小啤子同學友情掃描XD



Britain's got talentGeorge Sampson 以著名音樂劇 "Singin' in the Rain"為主題的街舞表演榮奪冠軍後, Singin' in the rain不知不覺間, 竟然在英國流行起來.

首先, George Sampson 參賽時選用的背景音樂, Singin' in the rain (Remix), 在 Britain's got talent決賽後不久便榮登英國音樂流行榜第一名.
這首混音版的 Singin' in the Rain , 由英國電子音樂組合 Mint Royale 编制.
2005年初推出專輯的時候,歌曲的最高排名只去到第十一名.
至於原版的 Singin' in the rain, 即使是音樂劇上演的當年, 更是連 UK Top 40的歌曲排名也進不了.

歌曲上了流行榜第一名, 電台自然好像普通的主流歌曲一樣重複地播放
而且, 不止是混音版, 連原版的, 這陣子都有在播.
第一次, 在收音機聽到音樂劇的歌曲.
還要是, 與大和有關的 Singin' in the rain!
嚇得我....做實驗的時候, 差點連手中的 pipette也飛掉了
(這是, 邊工作邊聽收音機的報應)

然後, 這還不止, 竟然連電話鈴聲下載都榜上有名.....



另外, 這陣子看電視, 發現某個新廣告的背景音樂,
用了 Singin' in the Rain劇中, "Good Morning"那首歌.
我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長, 平均大約只有一小時左右.
為何, 我會常常看到那個廣告?




早前, 入メロ餵我家那隻長了兔子牙的依布拉,
順便到洋服屋看看要不要給依布拉買些衣着.
概然長大了總不能穿得太寒酸吧?
怎料, 因為雨季的關係洋服屋竟然在賣傘!!!























還給我找到黑色領呔, 而且好便宜 !









於是, 長了兔子牙的依布拉, 現在是這幅模樣












無奈地被Cos的依布拉 ....

呃......不知道メロ有沒有燈柱買呢? XD

最後,
週末到倫敦市中心的日本超市"Japan Centre"買東西
看見有每週出版的免費報紙『ベイスポ』便拿了一份看.
翻不到幾頁,熟識的臉孔在眼前出現
喔喔喔~是大和 くん!!!!!!


果然是名著,
連英國的日本報紙也有報導.
Singin' in theRain 這次難得的吐氣揚眉, 獲得英國民眾愛戴,
可惜, 這兒是英國而不是日本 Orz

大和做主角演Don的雨中曲,
我好想看, 好想看啊!!
可是近來的實驗真的是沒啥進展...
我不敢放假, 不敢放假啊....(抱頭)

怎樣也好, 隔天就公演初日咧

前進吧!大和!! (背景音樂: "宇宙戰艦大和號"OP)

相關連結:
令人感動的, Dancing in the Rain
BBC News: Singin' in the Rain set for top
Mirror: Singing In The Rain heading for Number 1 in charts
Wikipedia: Singin' in the Rain (Song)

(Read more!)

Tuesday, June 03, 2008

令人感動的, Dancing in the Rain

本年度的 Britain's Got Talent 2008, 剛於31/5 星期六晚完滿結束.
記得被去年的 Britain's Got Talent 的表演感動過,
這年再看, 無可避免的少了去年的新鮮感,
參加者的表演項目和種類, 也沒有去年的有趣.
不過, 感動還是有的.
感謝本届的優勝者,
在決賽以演出街舞版 Singing in the rain 而獲勝的少年
















圖片來源 http://www.newsoftheworld.co.uk/

這年的冠軍, 是個只有14歲的街舞少年
少年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家境清貧
平時會在街頭跳舞賣藝賺錢....



賺到的錢, 少年用來交跳舞的學費和到四處演出時的交通費.
少年很喜歡跳舞, 立志要以跳舞來創一番事業....

2007年, 第一届的 Britain's Got Talent 招募參賽者
於是少年參加了, 而且成功通過了第一關的審核.

可惜,
在裁判選拔進入準決賽的參賽者時,
其中兩位裁判認為少年的技術比不上其他參賽者.
少年被淘汰了, 少年失望不巳

一切如舊, 少年繼續在街頭跳舞賣藝,

然後, 一年後....

第二届的 Britain's Got Talent 2008!

裁判們都不約而同的認得他,
少年亦長高了~
這次, 少年成功進入準決賽.


準決賽 – 華麗的 Singing in the rain


決賽


宣布結果之時


少年George Sampson的背景, 好像老土的漫畫中的故事人物
也有人說, 這活像電影Billy Elliot的真人版
像嗎? 雖然有看過Billy Elliot, 可是巳經忘記了許多情節.

然而, 我不認為我會忘記George Sampson的故事
我最喜歡, 由始至終, 忠於同一目標, 努力向前的人了
雖然, 可悲地, 現實社會中, 這種人一般只會被形容為:
固執, 或不懂變通


下次, 再送上本年的 Britain's Got Talent精華片段.

伸延閱讀: 令人感動的平民表演, Britain's got Talent


(Read more!)

Sunday, May 11, 2008

依布拉進化了,以及, 這部落格的名字由來...

早幾天上BLOG的時候突然發現,
咦, 依布拉怎麼好像肥大了一點點.
以為是心理作用, 可是再看清楚…我的天, 依布拉進化了!

因為依布拉是白色身黑班點的關係
不易看到....
那小子原來長了兩顆兔子門牙 ...
兔子牙....
沒錯是兔牙…
和寶塚宙組的某人一樣, 長了兔牙啦!!!!!



最右邊圖那個單眼傻笑的表情, 真的好像某人啊!!!
這是近來看大和的片子看得多的副作用嗎?
啊?Orz

依布拉, 取至某只熱帶病毒的諧音
略帯病毒色彩的依布拉,
住在擺設了很多菇物的メロ部屋,
感覺滿奇異的.
難怪狐姐會問我是否想把部屋佈置成真菌類之家了(笑)

收集菇物是癖好, 因為本米的頭上也有一顆 XD

說起來, 狐姐建議的"真菌類之家"這名字
本米十分中意的說
我在想, 要不要為這個部落格改一改類似的中文名字
如真菌之家, 病毒之窩..... (????????)
The Infernal Lab Book這名字太翹口了 .
"Lab Book"是做科學研究時用來紀錄實驗過程, 方法, 及結果的日誌 .
我從來沒有寫日記的習慣, 也沒啥興趣寫 .
可是 Lab Book倒是這兩三年內幾乎每天都會寫的東西 .

開這個 BLOG 時想都沒想就把這名詞放了進去 (沒大腦啊~好懶的人啊~!!)
至於 "Infernal" 這隻字.....
因為在 blogspot 開 blog 之時, 音樂播放器正在播聖飢魔II的 "正義のために"...
小暮閣下正唱到:
“We'll Gonna Scatter Infernal Melody~”一段.....
(默)

(果然沒大腦啊~果然是好懶的人啊~!!)
(Read more!)

Wednesday, April 30, 2008

標誌塗鴉

不久前在某地鐵站的月台發現的塗鴉
或許是我笑點低,
又或者是我辦完事回家心情好…
看到這標誌還真的讓我 “噗”的一聲笑了出來



塗鴉寫的....又的而且確沒有錯(汗)
不過, 好孩子千萬不要學
記得要讓座給有需要的人們喔!
例如傷殘人仕啦
老婆婆老公公啦, 孕婦啦...
以及...............

飲醉了的米等 (被打)

(Read more!)

Tuesday, April 01, 2008

BBC突擊新聞: 發現新品種會飛的企鵝!

星期二的早晨
一早起來, 如常地開電視
邊看BBC NEWS邊吃早餐.....
新聞還是來來去去的那些
然後, 以下這段報導出現了: (請大家一定要點來看!)



咖啡, 隨即從口中噴出來...
一時間不明白大清早為何會在BBC新聞上看到惡搞物....
然後, 才醒起....
今天是四月一日啊啊啊啊...
Orz

英國的電視台和報章一向積極在四月一日愚人....
其愚人的手法和認真程度經常嚇人一跳
(那些飛天企鵝的CG, 真正一絕)
連BBC也搶先在早上推出惡搞報導.....
其他的英國報章及電台當然也有份參與.
看報紙時要留心一點才會發現,
例如: 英國著名的Big Ben大笨鐘將在近期翻新為電子鐘(Daily Express)
英格蘭足球隊總教練Fabio Capello勒令國家足球隊全員學習意大利文 (太陽報) 等等…

最廣為人知的著名愚人節玩笑,
莫過於1957年的 ”Spaghetti fools”
五十多年前的BBC, 竟然推出了一整套假的 BBC Panoroma, 內容介紹一個身處瑞士Ticino的家庭, 從樹上收割意粉的紀錄片.
由於該紀錄片拍得過於認真, 引致當年節目播出後大量觀眾致電BBC詢問意粉樹的資料和取購方法:

當年的意粉樹BBC Panoroma 紀錄片片段(2.24分)


覺得玩太過了嗎,
然而, 卻又真的是非常地有趣啊.

意粉樹事件的相關連結:
1957: Spaghetti fools
1957: BBC fools the nation

飛天企鵝的紀錄片(完整版) - 好可愛~!!



(Read more!)

Saturday, March 08, 2008

入手~! 閤下之新碟與舊碟

喲~好久沒有更新了呢。
自農曆新年從香港探親渡假回來後, 一直忙得不可開交
離開英國才兩星期, 要付出的東西原來很多

待在香港的期間, 終於收到了從 CDJapan 訂的小暮閣下新單飛GIRLS'ROCK √Hakurai.
喲呵~~

訂的是連DVD的初回, 隨碟附送CD封面貼紙一張 .

同一星期, 給我無意在旺角某CD店內找到了95年推出的 DEMON AS BAD MAN
全新的廢盤CD竟然只售$110.
大驚, 立刻掏錢包買下
之前, 前後兩次去日本找遍大阪和東京的中古CD店也找不著的CD
現在好像得來全不費工夫...



如此一來, 取得一新一舊的小暮閣下單飛碟兩只.
不得不說, 一聽之下 閤下的唱法在這十多年來轉變相當的大.
每推出一張新專輯, 閣下的狀態大不如以前的感覺就愈強烈.
聽過GIRLS’ ROCK √Hakurai後, 令人不禁懷念起閣下在巔峰時期的歌聲.

說回GIRLS’ ROCK √Hakurai.
整張都是翻唱專輯 而且還是從經典西洋曲改編為日語曲的cover
或許是太喜歡同期敗回來的DEMON AS BADMAN,
老實說, GIRLS’ ROCK √Hakurai令人有點失望, 總覺得閣下還可以唱得更好.
再者, 概然是要發翻唱專輯,
我反而一直期待閣下會發一整張西洋曲專輯

最後感言:
看過閣下「ヒーロー(Holding Out For A Hero)」的PV和近期的訪問,
確定了閣下正中年發福中…
閣下, 請你務必不要喝這麼多啤酒了啦!
這樣下去, 天地逆轉唱法恐怕快要成歷史絕學了咧.

以上。
附上「ヒーロー(Holding Out For A Hero)」的PV:

(Read more!)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聚合酶鏈鎖反應"之歌

PCR, 全寫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中譯為聚合酶鏈鎖反應, 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擴增特定的DNA片段,這種方法可在生物體外進行,不必依賴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等生物體。PCR這項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在醫學和生物學的實驗室,例如用於判斷檢體中是否會表現某遺傳疾病的圖譜、傳染病的診斷、和克隆基因,以及親子鑒定...(轉自中文維基)

為免趕客, 我不再詳盡的描述這個自中學時代生物課便開始被迫學習其原理的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分子生物學技術)了.
(原來中文翻釋是這樣的 科學的術語譯為中文真的很令人汗顏)
(克隆是clone 啊...)
有興趣的請到維基百科/Wikipedia自行查閱

總之, PCR 在科研方面是非常實用, 不可缺少的技術
至於操作PCR的儀器, 我們一般簡稱它為“PCR machine”

而以下,
是令我們今天整個研究組 下午差點把午餐嘩啦地全吐出來的,
實驗室用品的名製造商BIORAD的PCR machine廣告:
"PCR之歌"



歌詞:

Scientists for better PCR

"The PCR Song"

There was a time when to amplify DNA,
You had to grow tons and tons of tiny cells.

Then along came a guy named Dr. Kary Mullis,
Said you can amplify in vitro just as well.

Just mix your template with a buffer and some primers,
Nucleotides and polymerases, too.

Denaturing, annealing, and extending.
Well it's amazing what heating and cooling and heating will do.

PCR, when you need to detect mutations.
PCR, when you need to recombine.
PCR, when you need to find out who the daddy is.
PCR, when you need to solve a crime.



臭BIORAD....
突然爆這惡搞廣告出來想笑死我們啊...

有時,實驗室用品製造商們的商業手法有時還滿奇特的
不久前不記得在那兒訂了做實驗用的某只抗體,
收到時折開, 發現隨盒附送精美複製羊多利卡通貼紙(汗)
上月也有同事打開某實驗室用品配套包時,
滾出了一個聖誕樹裝飾球
裝飾球面還印了個大大的製造商標誌咧(黙)

不過, 話說回來
不知道這歌可不可以在那兒下載到呢...
(Read more!)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Bastard Christmas

不知從何時開始, 我變得很討厭很討厭聖誕節.
耶穌誕生, 關我啥事....
每年的這個時候, 總是來不及在超市食物沽清前搶購乾糧....
耶穌誕生, 害我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要吃即食麵當晚餐.
太可惡了!

英國的聖誕, 特別之處在於25/12當日全國公共交通全線癱瘓
(而火車則於25/12至26/12全面停駛);
各大超市以及商店由24/12下午五時起全面關閉, 至26/12部分店舖才恢復營業.
因此, 聖誕節當天, 英國仿如電影 “28 days later”的情景
市面一片死寂, 連倫敦也不例外, 簡直是死城.....


聖誕節前夕, 攝於Wales 的某小鎮 ...
此刻只是下午四時多
喂喂, 聖誕節哦, 多一點點生氣也不行嗎?


聖誕是理應與家人普天同興的日子, 幾乎所有朋友和同事都回老家去了
這年的聖誕, 一如以往的獨自一人渡過.
不同的是, 這次, 我選擇了在實驗室過聖誕.
與其留在家中, 不如到實驗室做做實驗吧



實驗室是我家~(唱) ~是我家~

預祝各位新年快樂!
(Read more!)

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Pandora 事件

我工作的研究所 是個異常熱鬧的地方
平時的實驗室 , 只要有人在音樂總是播過不停
邊聽音樂邊做實驗早已成為了我們研究組的日常習慣.
現代互聯網方便得很, 可以隨時用電腦在網上聽電台廣播
一般而言, 我們都是收聽英國本土的電台, 如 Virgin, xfm, Magic105.4

直至後來發現了 Last.fm, 以及不久前發現的 Pandora.com
Pandora是形式上近似 Last.fm 的網上電台 (ONLINE RADIO)
只要在主頁提供的空格中輸入歌手或樂團的名稱, 網站便會隨機抽選同一類別的歌曲來播放.


論音質, 以及歌與歌之間的聲量平行, Pandora比Last.fm無而略勝一酬 ......


然而, Last.fm的歌庫存量及可選的歌曲種類卻比Pandora大很多, 隨一般的英美音樂外, 連東洋以及中港台的歌曲也可以收聽.

我們實驗室的音樂播放主控權, 一般而言都落在博士生湯姆的手上
因為湯姆的電腦, 連接着實驗室中最好的喇叭.
湯姆很喜歡聽主流音樂,
即使是用 Last.fm Pandora來聽, 隨機抽選的歌目來來去去都是那幾首, Razolight......Stereophonics......Snow Patrol
天天如是, 悶死人.
終於, 某一天, 趁湯姆離開實驗室一會之際.........

馬菲:受不了!!! 我受不了!! 轉台!
米: (走到電腦前)要轉什麼台………(DJ口氣)這位聽眾你要點什麼歌?
馬菲: 只要不是湯姆那些悶死人的主流音樂, 什麼也行.....
米: OK! 那麼, 我們來聽些非主流音樂吧!!! (click)
......

電腦,喇叭: “砰拍砰砰砰砰拍拍拍~~~喝依唷HEYAHAAAAAAAA~~~~~!!!!!!”
“咦呀呀呀呀~~~~~~~~~~~~~.........”

馬菲: .........這是...什麼?
米: 早前聽Lastfm時發現的重金屬樂團, 我喜歡得很
馬菲: 唔唔, 唔.....這歌還蠻不錯, 樂團名字是什麼?
米: Dark Moor, 主音的聲線和唱功很棒吧?
馬菲: 是很棒沒錯....., 可是你不是很抗拒女歌手的嗎?
米: 簡直是討厭到極啦!! 等等, 等等...你想說啥, DARK MOOR的主音是男的哪!
馬菲: 這明明就是女聲, 男人的聲音那是這樣子的......
米: 這明明就是男的, 女人聲那會這般雄厚.....
..........
..........
米: 人家在 Wikipedia 查過的啊!
馬菲: 肯定是有什麼查錯了啦!
米: !!!!!(怒瞪馬菲)

二人頓時放下手上的工作, 幾乎同一時間跑到電腦前查WIKI

米: (指着照片) 這不是男人是什麼?
馬菲: (搶過滑鼠).......剛才那首 Dark Moor是出自那個專輯的?
米: .........“Gates of Oblivion”
馬菲: “Gates of Oblivion”....2002.....哈! (指着以下的畫面) 哈!



米: 囧
馬菲: 無話可說了吧?
米: ........

米: 男.....男的也可以叫 Elisa 吧!!!! (垂死掙扎)
馬菲:....囧.....
馬菲: 那末, 叫 Mary 的也可以是男人?
米:.........


後記:
Dark Moor的前主音 Elisa Martin,
的而且確是女的.....
ELISA大姐, 妳的歌聲真是有夠雄壯
雄壯得我聽了整整一個月Gates of Oblivion 和 The Hall of the Olden Dreams 還是以為妳是男的.....
Orz

不過,
活了二十多年,
終於第一次找到最喜歡的女歌手了!!
歡呼~~~!

........

說到底, 還不是因為我當了她是男的
-_-"(汗)

(Read more!)

Sunday, October 14, 2007

聖飢魔II復活彌撒篇 (三)–“闘う日本人"

小暮閣下一如以往用非常耀眼的方式出場.
一衝出來便一口氣地以八國語言和觀眾或信者們打招呼
(就是用八國語言說『你好』,記得其中包括英文, 西班牙文, 法文, 德文 等等,也有國語喔~)回想起當日的情景再加上閣下的動作, 這出場方式好帥好帥啊~(飄~)

嗯, Anyway,
說回彌撒當天,
事情發生在 “闘う日本人”的尾段,
閣下突然閃了入後台,
出來的時候手上多了一堆購物袋

閣下穿著戰鬥服提著一堆購物袋走出來的樣子很是趣怪
歌曲開始不久閣下便從購物袋拿出不知些什麼東西,
擲往台下
抬起頭來望, 只見幾團東西向四面八方散去..........


轉過頭來, 還來不及反應,
“仆”的一聲, 一顆白色的物體隨即在我左旁不遠處從天而降
然後, 不難估到,

身旁的信者們亂作一團

最後, 那顆東西終於被我左側的信者從混亂中撿了出來……

那顆白色東西...........

………
原來………
竟然是...........





中華豚まん (中華豬肉包)!!!!!!!!!!

Orz

接到閣下扔的東西,
本來是令人興奮的事.......
可是, 看到那位信者苦笑的様子
還真是興幸自己沒有多手去接


略帶一提,
那只豬肉包,
因為曾跌到地上,
非但很髒,
包面氾油, 而且還有腳印...

感言:
人家ACE長官扔結他pick,
LUKE參謀則扔水樽……
閣下你不會扔些比較正常, 較易收藏的東西嗎?


山米蟲參拜彌撒後學到的法則:
閣下扔的東西, 千萬不可亂接
orz
(Read more!)

Sunday, September 16, 2007

外形帥極的櫻桃味可樂 Cherry Coke

罐裝櫻桃味可樂 (Cherry Coke)的設計很是精美
最喜歡紅白黑的顏色配搭組合, 因為令人想起怪醫黑傑克...(喂喂)
第一次就是因為被櫻桃味可樂的美麗外表吸引而買下來試喝
心想, 櫻桃味可樂糖還算好吃, 櫻桃味可樂應該不會太差吧?

果然,
以貌取物的報應,
以貌取物的下場,
相當的悲壯……

評語是:
這東西的味道簡直比咳藥水更似藥水……

奇蹟的是, Cherry Coke 的生產壽命在英國竟然維持了那麼久
第一次喝Cherry Coke 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但Cherry Coke與感Diet Cheery Coke在英國還是隨處可見.
據我所知, 愛喝的英國人真的少之又少,
反而於兩三年前推出過的香草味可樂 (Vanilla Coke) 卻早已停止發售, 有點兒可惜.

下星期再為大家介紹另一種怪口味可樂 XD
(Read more!)

Monday, August 20, 2007

橙味可口可樂(限量版)

近來在英國發售的限量版橙汁味可樂。

暫時只出了膠樽裝, 實在是非常浪費的推銷方法 .
以本人來說, 花了差不多一星期還是末喝完.
味道上還不太難喝, 只是離好喝大概有好一段距離.
有點像橙味芬達汽水溝可樂

那麼現時英國便總共有四種生果味可樂:分別是檸檬味,青檸味,橙味,以及櫻桃味。
個人最心儀的還是檸檬和青檸味(其實還是喝不出兩者有甚麼分別),
雖說不算太愛橙味,但是比起櫻桃味,橙味簡直是天堂了。

就看你何時出香蕉味, 鳳梨味, 草莓味,芒果味, 無花果味.....
嗯.....我知道這不是水果, 可是我好想試南瓜味啊......
(Read more!)

Monday, August 06, 2007

着急的廁所標誌 與 恐怖鱷魚手袋

不, 題目中的兩件東西沒有任何關連, 只是在同一天看到的有趣物罷了.
這要多得上週Demi大人的來訪。
即使住在倫敦, 卻好久沒有在倫敦四處蠕動蠕動過...
偶然地到處逛逛, 令人精神爽利之餘還會幸運地發現些有趣的東西。

首先, 是在某英國名廚旗下餐廳的厠所門口看到的:





好急呀~好急呀~!










連標誌中的小人的都很急啊呵哈哈哈哈哈...
害我一邊上厠所一邊在傻笑 XD

另一件奇物在我最愛的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裏看到:





好恐怖, 好嘔的鱷魚手袋...
用不着把整顆頭也留下來吧
這樣的手袋有誰會買咧 (=△=)

「那位女士, 要看看這名貴的鱷魚皮手袋嗎? 很襯妳喔...!!」
「..........」

而且再怎麼看,
那鱷魚的表情都顯出很不安息的樣子
似乎有需要超渡一下。
照那手袋的設計, 每次翻開手袋時還得抓住那顆頭...
.........

身為一條鱷魚這樣的死法也實在太沒專嚴了
鱷魚先生請你早日安息吧...
(Read more!)

Wednesday, July 25, 2007

聖飢魔II復活彌撒衝衝篇之二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日本之旅其實很累
從英國到日本, 加上不是直航機(要在德國轉機), 單程共用了十四小時多.
另外, 到達後還有時差的適應…
只是, 為了得來不易的黑彌撒参拜機會, 這些不算甚麽.......
(啤: 對, 為了世上稀有的雞翼味牛肉味雪糕, 這些才不算什麽!)
................

會場篇

米參拜的那場大黑彌撒是在到步的第二天
因為怕找不着場地的關係, 竟然提早了差不多兩小時到達會場...
於是與啤在會場附近逛了一圈又一圈,
不過會場附近沒有太多店可以逛。
可是最爽的是, 一邊走, 一邊看到很多打扮成聖飢魔II構成員們的信者,
和我們一樣在逛店, 在書店打書釘等...場面特別得很(笑)

L大姐那一行人據說平時参拜彌撒時大都會弄個惡魔裝, 可是我們那一場All Standing要站足全場, 太累人了, 還是穿普通衣服方便。
有點可惜哩…
不過, 如果同行的人都是惡魔裝而我不是的話, 未免太奇怪了吧 XD

和啤分道揚鑣後, 終於和L大姐們一行四人會面。
同行的人有L大姐, 她的妹妹與友人, 以及另一位英語會話能力蠻不錯的信者當我們的翻譯.
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 報過自己的名字後都會順帶地表明自己的宗派.
第一次用這種方式介紹自己, 有趣得很。
只是...
為什麼只有我是閣下宗 Orz
好多參謀宗和長官宗喔...

正式進入會場後, 是極期待的購物時間.
眼前滿聖飢魔II的精品, 極奇珍貴的程度眾所周知, 可是, 每樣都好貴好貴.
抱着「做了而後悔比沒有做而後悔好」的心態
掃了好多好多貨......差點塞不入儲物櫃。

進入演唱場地, 跟着L大姐等人一直走, 走到了離台不遠處, 觀眾席靠左, 大約半個課室的距離停了下來.

米:「O_O!!!!! 這裡? 這裡嗎???」
L大姐: 「是這裡沒錯(樂), 哦, 待會可以清楚地看到LUKE呢~」
L 大姐之妹: 「(不爽)怎麼又是靠這邊, 長官又好遠好遠(遠目)」

等了不知多久, 燈光暗了下來, 隔了一會, 從廣播器聽到了LUKE参謀的聲音.
好緊張好緊張, 可惜的是参謀說了這麽長的開場白, 我卻聽不懂他說甚麼, 也不好意思問。

搞了老半天, 殿下, 和尚, 長官和参謀等都已遂一出場,
閣下你在搞甚麽....
最後, 在参謀的帶領下, 台下信者全體一起呼喊閣下...(召喚?)
「閣下! 閣下! 閣下!」
叫了好久, 閣下終於(肯)一邊尖叫一邊狂奔出來了...

閣下出場時穿的是大教典 「The Black Mass Final 3Nights」封面, 黑白色, 胸口有只大蜘蛛的戰鬥服.

感覺非常的不真實, 可是小暮閣下卻真的站了在眼前, 不用望遠鏡, 抬起頭便可看得一清二楚的地方. 閣下的身影好大好大, 好像只要走前三四步,跳一跳便可以和閣下碰個正着的感覺。
......
雖然, 參謀的身影更大......

閣下...
閣下!!
是閣下~~~!!!!!!"\(≧∀≦)/"(暈)
太帥了!太帥了!

(待續)

(Read more!)

Sunday, July 15, 2007

遲來的, 聖飢魔II復活彌撒衝衝篇之一

上次的post中很離題地說了一些05年往日本大版衝彌撒的趣事, 突然驚覺, 我完全沒有在這裡記載過復活彌撒的事 Orz

米不是去 live concert/演唱會的常客。
小時候記得跟親戚去過徐小鳳演唱會, 隨記得睡足全場, 冷氣很涼外甚麽也不記得了.
然後01年夏天在港過暑假, 單獨一人去了看B'z的live-Gym香港演唱會, 全場票價一樣的情況下卻無奈地只買到山頂票. 不用望遠鏡基本就看不到稻葉先生和松本先生也台上幹啥, 非常納悶.
多得日本親切的聖飢魔II信者相助, 米終於欣賞到了人生中最滿意的一場Live concert,
而且, 還要是, 原本以為在有生之年沒有機會欣賞到的, 聖飢魔II黑彌撒。


2005年12月, 魔歷 D.C.07, 對聖飢魔II的信者來說是不能忽視的。
因為, 聖飢魔II自1999年12月30日, 世紀末回歸地獄宣怖解散後, 第一次復活, 第一次集結了.
以下, 是05年聖誕前, 米往日本, 奇妙的聖飢魔II復活大黑彌撒篇旅程的開始....

門票篇

一切從認識Y姐開始, 詳情請看: 巧合 (關於聖飢魔II, 之二)

然後, 透過Y姐的介紹, 和Y姐高中時代的日本信者朋友, L大姐通了幾封電郵.
L大姐是資深的信者, 標準的參謀宗, 平時會搞業餘樂團, 在樂團中和LUKE一樣位置是彈結他. L大姐知道我有意去衝彌撒後, 非常熱情的自薦替我搜購門票.

開始籌備日本之行後, 自已一個人到日本去好像寂寞了點, 於是引誘了啤與我同行…

米:「呃....啤, 有興趣聖誕去日本嗎?」
啤: 「好啊!! 我要去杯麪博物館!!! 我要去雪糕博物館吃雞翼味雪糕!!!」
米: 「.......」

這算是什麼引誘嘛!!!! 啤在少於一秒的考慮時間下答應同行 (汗)
因為杯麪博物館的關係, 我們决定了到大版去…(好草率的決定!)
最重要的是大阪有L大姐會也去的ALL Standing 処刑的彌撒 (不過不是活動繪卷的那一場), 有認識的日本人帶着比較安心, 畢竟隨了喊「殺せ!」外, 我不會說日語....
另外, 該場彌撒的舉行時間比較早, 在正式聖誕日之前去日本機票會便宜很多.
大版也有手塚冶蟲紀念館, 我可以去搜購我最喜愛的BLACKJACK產物~ (大樂)

據L大姐所說, 買門票的時候也很驚險.
因為錯過了供信者優先訂票的時段, L大姐是在刻場彌撒對外公開發售的那天打電話訂購的. L大姐那天要上班, 所以此重任交給了L大姐的妹妹(長官宗)辦.
電話由一開始就接不通, 到接通時門票已售完了!
最後, L姐妹妹打了數個電話給認識的信者朋友間到處散怖消息, 說急需一張門票. 不久後, 就有信者回覆: 有一張多了的門票, 可以原價收購。
太走運了!! 太感謝L大姐與她妹妹的鼎力相助, 而且出售那張門票的信者竟然肯爽快地用原價出售, 完全沒有鈔賣的意圖....
後來還發覺, 那張是站前四行的一等一好票啊!! 日本人太可愛了!!

(待續)
(Read more!)

Tuesday, July 03, 2007

小暮閣下與新日本Philharmonic交響樂團, 上集

至於下集, 其實以前己經發過了: 極品!! 魔人de show - "正義のために"交響樂版
發表的次序雖然倒轉了, 然而不打緊, 好物就是好物。

我有幸欣賞過共三集聖飢魔II解散後, 專訪各構成員的電視節目「魔人de show 」。
第一次看整套的是小暮閣下亂入 Sex MachineGuns 現場那一集.
第二次看的是由信者投票選出的 Final Black Mass 3 Nights 中最具人氣的十首 live.
然後就是這集, 那時因某些原因看不了後半段, 非常吊人胃口.

因為 youtube 的關係, 後來終於看到了後半段的 「正義のために」的交響樂版。

至於前半段有什麼, 不作詳細介紹了, 看片吧:

Destinyland



聖飢魔II解散後, 閣下以 EXCLAIMATION (!) 之名義推出的單飛 「Astrodynamics」中收錄的曲。 原版本是充滿電子風的曲。

跟着和平時的黑彌撒一樣, 穿插了一些閣下說教的片段
然後就是閣下很有心思地即場教全場觀眾合唱惡魔組曲的序曲, 花了數分鐘為觀眾席上分為幾組的觀眾遂一調音(這片段略過了, 以下影片開始的時候剛剛調音完畢)
連觀眾也唱得似模似樣, 總覺得好厲害....

回到「悪魔組曲作品666番ニ短調」這曲, 這次由閣下親自唱第1樂章「STORMY NIGHT」以及第2樂章「悪魔の穴」, 閣下脫下魔王大袍隨後接上大教典「恐怖のレストラン」中的 「殺しの現場」:


然後就是大家以前看過的「正義のために」片段.

是我看過的「魔人de Show」中最為喜愛的一集, 極品中之極品.
閣下的唱功完全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閣下還一副唱得很輕鬆的樣子,
就算不用麥克風閣下的歌聲也可以傳到山頂上的觀眾耳中罷.

閣下引導觀眾唱惡魔組曲的那段其實很有趣, 觀眾中信者大概佔大半.
根本上閣下似乎很喜歡, 且很擅長在活動時與觀眾「互動」一下.

令人想起和Y姐的信者朋友衝復活大黑彌撒那次,
同行的人加上本米共有四人, 卻只有我一人是閣下宗.
大家都打趣地說, 閣下甚麼都好, 就是彌撤的時候話太多.
然後, 親身經歴過後, 才知道閣下的說教時間是多麼的長
尤其是對不懂日語的我來說, 是多麼的納悶.
不過閣下說教的時候, 還是要很留神...
以我參加的黑彌撒那次為例, 閣下說了不知是什麼的句子, 全場信者竟突然一致地向閣下的方向單膝跪下.
(幸好Y姐的朋友有同時拉着我跪下去...嗚呼...)
同樣的動作重覆了好幾次: 閣下發號令, 然後信者下跪.
場面真是蠻壯觀的.

聖飢魔II的信者參加彌撒時很有秩序, 至少我參加的那場秩序好得很 (我參加的那場是全企位的, 而且還企得很前, 初時還以為會很混亂)
完場的時候, 全場的信者都有向台上已離場的惡魔鞠躬道謝, 然後就是向觀眾席中央的工作人實道謝.
最吃驚的是離場時場中一丁兒垃圾也沒有。

米:「好厲害, 你們日本人好乾淨喔!!」
信者朋友: 「謝謝! 不過大都是小暮閣下的功勞啦!」
米: 「吓....關閣下甚麼事?」
信者朋友: 「剛才構成員全離場後小暮閣下不是還在喋喋不休地在廣播說了五分多鐘的話嗎?」
米: 「對哪...我正想問妳他在說些什麼...」
信者朋友: 「就是吩咐我們記着執拾好垃圾啦, 不要為工作人員添麻煩啦, 什麼以防細菌病毒散播啦, 連惡魔都會感冒之餘此類的話啦...」
米: 「.........」
(怪不得最後的廣播在閣下的兩下噴嚏聲中完結, 正在奇怪為什麼會有這麽奇怪的結詞啊啊啊啊....)
(Read more!)

Thursday, June 21, 2007

小暮閣下獨特的演繹, Bohemian Rhapsody

不知為何, 自聖飢魔II時代, 閣下就很喜歡選唱此曲。 在活動繪卷宴會大王裡有唱過, 而聖飢魔II解散後閣下也曾不止一次在音樂節目中現場唱過。
這次把閣下中演繹的 Bohemian Rhapsody 放上來, 。 記得以前, 聖飢魔II的網上資訊還沒有現在的多。 那時無意中找到此影片, 心情興奮得難以形容, 充滿了挖到寶物的感覺。 那是我第一次聽閣下唱 Queen 的 Bohemian Rhapsody。 或許是先入為主的關係, 之後聽過閣下在其他場合下唱的Bohemian Rhapsody 都不及這個(算是)合唱版好:



閣下該日的狀態大好, 和女高音的合唱亦恰到好處, 整體感覺非常澎湃, 我個人來說喜歡到不得了。

其實一向都覺得閣下那獨特和雄壯的歌聲很適合與人合唱, 在信者間人氣非常高的Libido 就是一個好例子。 可惜的是, 閣下的合唱歌真是寥寥可數。 隨Libido外, 我記憶中聽過的只有和尾崎亞美在「アミフォニック」一碟中合唱的 「Wisdom of Nature」 (我只試聽過chorus, 這首歌太難找了) 和浜田殿下的「照魔鏡」中合唱的「失楽園はふたたび」(不知這首算不算...)。 全都是一等一的好歌啊...

最美中不足的…就是閣下的戰鬥服。 老實說, 閣下頭上載的東西根本完全不襯身上穿的服飾嘛...
不過算了, 閣下又不是第一次載奇異怪誕的帽子...XD
而且,
元地獄副大魔王閣下要穿什麼東西, 沒有人可以阻止得了!!!
(Read more!)

Sunday, June 17, 2007

令人感動的平民表演, Britain's got Talent

本來就不是太喜愛觀賞這類型的天才表演秀, 此類節目實在太多本身沒有來事卻又想一夜成名的人, 又充滿了很多令人作嘔兼且起雞皮的表演。

託 Ant and Dec (英國著名主持人, 可愛的二人組) 的福, 如果不是他們當主持的話, 根本就不會扭開電視看 Britain's Got Talent.

相信很多人己經在網上看過了美國版的 America's got talent 上季的勝出者, 十一歲的女童Bianca Ryan的超水準歌唱表演 (沒看過的人請按這裡)。 英國版和美國版的遊戲規例沒有多大分別: 根本上表演沒什麼限制, 甚麼也可以表演。 因此, 吸引了很多平民來參加。

英國版和美國版最大的分別, 大概就是勝出者的獎品。 美國版的勝出者可獲一百萬元美金; 至於英國版, 勝出者隨了可獲一百萬英鎊外, 還可以得到在 Royal Variety Performance 中, 在英女王陛下面前表演的機會。
所以其實, Britain’s got talent 的重點是選出一位有本領和才華的人為英女王陛下表演, 相比之下那一百萬英鎊的獎賞反而被比下去了, 畢竟這機會不是可以用金錢買到的東西。

節目意外的好看, 而且, 令人感動非常。 入圍的參賽者大部分都不是從事表演的專業人, 當中有背景複雜的少年; 有為了完成生病的父親未能完成的夢想的人; 也有自學技能想尋求別人認同的平凡人...

以下附上精華片段, 大家可以選有興趣的來看, 其實以下每個都是精選, 而且片段都不是很長, 不會花大家太多時間。 總之, 賺人熱淚感人篇一定要看就是了:

賺人熱淚感人篇:

79歲的老伯伯跳踢躂舞舞 (第一圍選拔出線, 準決賽出局)



當手機銷售員的中年叔叔, 要表演唱歌劇!? (出線進入決賽)



真人版的 Billy Eliot, 瞞着父母練迴旋棒(Baton Twirling)的小伙子 (準決賽出局)


自作自彈自唱, 決心要一手帶大亡兄三位子女的年輕人


--------------------------------------------------------------------

有趣技能篇

兩位在酒吧任職的酒保會表演.... (出線進入決賽)


男子與唱歌猴子 (出線進入決賽) (非常好笑啊)

--------------------------------------------------------------------

囧篇 (不是負面, 而是令人驚訝的囧喔)

新版 Pussy Cat Dolls, "kit Kat Dolls"的“Don't cha" (變性版)
(準決賽出局) (這個也爆好笑唷)



孤身作戰的街舞 (Street Dance), 少年 (第一圍選拔出局…好可惜…)


在睡房自學霹靂舞 (Break Dance), 從來未在睡房外表演過的青年 (準決賽出局)



以下純屬個人意見:

個人來說, 我覺得英國版比美國版好看多了。 當然, 可能是我編幫英國吧, 但是, 美國版卻沒有一個表演是可以令人感動起來的。不過差異可能是在於兩地人民參賽的目的, 因為, 英國這兒大部分的參賽者都是為了在英女王面前表演而參賽的。 要不是官網有寫獎品包括一百萬鎊, 大家幾乎都忘記了這是獎品的一部分嘛 (笑)….如果獎品只有金錢獎賞的話, 我想那位80歲的老伯伯就不會參賽了…(另外還有一位表演Rap的七十歲婆婆喔! (要繼續囧的話按這裡)
另外, 美國版的總優勝者, 那位年謹十一歲的女童, 的確是非常傑出, 超水準的唱功, 令人驚歎的十一歲…. 無可否認Bianca Ryan是個天才。 只是, 以十一歲的年紀, 歌聲實在太老成了, 實在令我喜愛不來, 而且還覺得非常刺耳。 相反, 在英國版中有一位晉身決賽的六歲小女孩, 或許唱功技巧不及那位Bianca Ryan, 但是充滿童真和清澈的歌聲卻更能震撼心靈:

從沒學過唱歌的六歲小女孩Connie Talbot, 清唱”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必看)

備住: 在訪問中, Connie被問到為何會選唱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原來那是她己去世的祖母以前常教她唱的歌, 所以特別喜歡, 也曾在她祖母的喪禮上獻唱此曲喔。

就當是我編幫英國, 可是, 我覺得 Connie Talbot 比那位十一歲的天才更得人喜愛啊。始終, 小孩子還是多些應有的童真好。

後記:
剛剛才看完 Britain's Got Talent的決賽, 優勝者是那位樣子非常平凡, 當手機銷售員的中年歌劇叔叔。 Well done Paul, you deserve it!
(Read more!)

Thursday, June 07, 2007

米漫劇場英國留學篇 - 「英文夢」

這是, 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很快就發覺, 造「英文夢」和適不適應環境沒有多大關係.

記得那時, 可能是學校環境中說英語的時間比較多, 根本上在未適應的情怳下便巳經頻頻地發「英文夢」了。這個要多謝當年的舊校長極力地把所有中國人在寄宿學校中分隔開 (例如: 盡量把中國人分到不同的宿舍, 即使同宿舍也盡可能分到不同層。 那時留學的中國人不是很多, 因此很易辦到)。

說起來, 我在這兒好像沒有提過我以前初到英國留學的事。 那五年的寄宿學校生活真是令人又愛又恨。那時手機還沒流行 (嗯, 本人是大一那年才第一次擁有自己的手機), 全宿舍爭用一個公眾電話; 在第一、二年, 學校的電腦甚至有一半是沒有滑鼠的, 更不要說上網了。

今後應該還會用米漫劇場記綠一些那段時間發生過的趣事吧, 那五年的生涯太有意思了。
(Read more!)

Sunday, June 03, 2007

焚燒似火, 焚燒厠所...

早前在報紙讀到一篇關於於 Jonathan Ross 的報道, 笑死我了.

話說Jonathan Ross在拍 Japanorama 期間大開眼界之餘, 看上了日本非常出名的電子馬桶, 還買了下來.
很費工夫地把馬桶空運到英國再裝妥了在家, 裝造商 Toto才在日本出報告:「該馬桶有引起火警的危機」...., 「該馬桶曾引起過三單火警意外, 不過意外中沒有人受傷。」, Toto說。
另外, Toto亦很負責任地, 提拱免費險查服務給買了該馬桶的顧客。
當然, 這股務只限於日本顧客囉! 事實上, 買下該馬桶且空運到外國的人恐怕只有Jonathan Ross一人吧!
又當然, 因為英國沒有這類馬桶的關係, 要找人來檢查是一大難題唷...

只可以說, 祝你好運囉, Jonathan 先生...

相關連結:
The Sun Online: Wossy’s hot bot loo risk

這事件令人突然想起, 好久以前, 小小米的小學時代, 在兒童週刋中看過的某一個小故事。
故事內容是什麼不重要. 重點是, 故事的主人翁: 一位非常頑皮的小男孩, 有點寫歌詞的小天份. 最讚的就是他在故事開頭就大唱某首被改過了歌詞的歌:

"焚燒厠所, 令我冇得屙......
焚燒厠紙, 令我冇得「敏」屎........."

那首舊歌, 歌名是叫焚燒似火嗎? 到底是誰唱的也實在記不起了, 只記得是個女的.
歌詞當然是胡亂地填的, 可是意外地很易上口.
(就像"人人期望嘔白泡, 嘔得多就死得早~"一樣,
原曲好像是: "人人期望可達到, 我的快樂比天高", 當年多啦A夢(叮噹)的中文版主題曲)
而且, 幹嗎要焚燒厠所...廁所有這麼多水源不易焚燒吧! 當年我是這麼想的.

只是, 當年的兒童週刋, 還真是開放啊~
現在這樣的句子, 在兒童刋物中出現不被家長投訴死才怪 XD

後記 – 米爛透了的翻譯:

loo: 英國諺語, 就是厠所 toilet的意思.

「敏」屎: 廣東話俗語, 就是大解後抹便便的意思...
(Read more!)